新闻公告
Information Center

第三届猪模型国际会议暨现代生物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我校涿州教学实验场举办

发布日期:2024-10-18 访问次数:


   时值学校119周年校庆,10月16日,“第三届猪模型国际会议暨现代生物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在我校涿州教学实验场举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田见晖,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教授、模式动物大设施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马里奥·卡佩奇、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等致辞。我校谯仕彦院士作主旨演讲,农业农村部科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丹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涌院士,同济大学高绍荣院士等专家出席会议。

mmexport1729170946272.jpg

  本次大会以“推动模型猪新质创新,促进现代生物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由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保定市人民政府主办,保定市农业农村局、涿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公室、中国农业大学涿州教学实验场共同承办,旨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助力保定(涿州)国家农高区创建。

mmexport1729170963728.jpg

  田见晖在致辞中表示,模式动物大设施建成后,将重点揭示猪人源化代用器官的免疫排斥机制,研制人源化心脏、肾脏等多种代用器官;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与合作单位开展猪疾病模型、异种器官移植等方面科研协作和人才培养,加快成果孵化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更新换代升级,助力涿州国家农高区创建。

mmexport1729170953177.jpg

  党晓龙在致辞时讲,本次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的具体行动,是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保定市将依托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为生物技术战略科技力量核“芯”,顺应“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解决温饱转向营养多元、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被动防御转向主动保障四大新趋势,加快推动生物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积极培育生物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IMG_20241017_211441.jpg

  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获得者、大设施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主席马里奥•卡佩奇在视频致辞中讲,以猪为主的模式动物研究重大设施建设将引领全球利用猪作为模型动物的研究,相信这次会议将为世界带来新的思想火花,促进合作,推动生物医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retouch_2024101719325953.jpg

  会上,我校模式动物大设施副首席科学家赵要风教授向全球推介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与会嘉宾共同为“国家模式动物科学中心”和“华大智造与大设施联合共建DCS Lab组学前沿实验室”揭牌。

mmexport1729170973861.jpg

  大会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农业科技成果415项。中国农大、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分别发布高效节水、低成本、滴灌型盐碱土壤改良技术和生物质源富氧炭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降脂抗炎肥胖抑制纳豆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等科技成果。模式动物大设施合作、保定市域内现代生物产业等18个项目现场签约。

  会前,田见晖与党晓龙等与会嘉宾举行座谈。双方希望加强中国农大与保定市合作,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努力建设现代生物农业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农业产业孵化转化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区、农业科技引领乡村振兴样板区。与会嘉宾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保定,助力保定加快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申创建设。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到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港、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农业大学涿州科技园区进行了实地观摩。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